壁葬构思独特,别具风格,园名“百诗”即来源于此。设计师将传统与艺术融合,以“花与诗”为主题,在壁葬区描绘“百花与百诗”,创造出繁花入诗,古典雅致的意境。每一个壁葬区各代表一种花:石竹花、桂花、桃花、牵牛花、菊花、杜鹃花、鸡冠花、绣球花、兰花、紫藤花等等。各花以古典水墨风格绘于墙面,同时在壁画上题诗一首,描绘出繁花的妍丽与风骨,寓意丰富,深具内涵,颇有观赏价值。花景入诗,汇聚百诗,漫步于此地,移步易景好风光,带给人平静和安宁。
9月7日,民政部发布了《殡葬管理条例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,对现行的《殡葬管理条例》进行大修整,补充完善殡葬管理服务、丧事活动管理、公墓墓碑建设等多方面细则,促进殡葬管理健康发展。其中,殡葬新规倡导节地生态葬,明确了骨灰安葬的单人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.5平方米,合葬墓位的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.8平方米,墓碑不得高于地面0.8米,墓碑小型化艺术化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。设计师积极响应民部“墓碑小型化”的新规,为百诗苑开发了一系列小而精、精而美的墓碑,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,践行生态节地葬理念的同时,保证了墓碑的美观性。百诗苑小型墓碑上贴有各式各样的铜牌装饰品,这些装饰品上的纹样处处细腻,低调而华美,都象征着吉祥如意,寄托着家属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之情。
书本纪念雕塑师将艺术与人文结合——这本书象征着一本诗集,人生如诗,时间如字,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同,韵律和节奏各异,故而谱写出了不同的诗篇。设计师将纪念碑设计成诗集,二维码中写满逝者生平故事,被镌刻在纪念碑上。逝者家属在此阅读“诗篇”,祭扫缅怀亲人、回忆过往,饱含对逝者的情意。书本纪念雕塑表面粘贴逝者的姓名牌+二维码,二维码与星星网人物传记平台相结合实现数字化永久生命遗产,人文与便捷、科技和艺术融为一体,成为殡葬互联网改革创新的践行者。
为了增加地块产出,合理利用土地,设计师把景观水景后侧道路空间进行“八”字处理,将空间进一步打开,把花坛葬和壁葬相结合。“八”字地形区的构筑物书本纪念雕塑和景石是按照太极阴阳图来布置的,弯曲的道路是分割两极的界限,雕塑和景石分别对应阴极和阳极,以此寓意生死轮回、生生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