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之牌坊样式

2020-08-30

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,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,我们最独特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,其中,建筑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,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。 梁思成先生说: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,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,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。本文带您简略了解牌坊文化。

307.jpg

牌楼是一种标志性建筑,多竖立在比较讲究或重要的建筑群的大门之前,与大门围合成门前的地域。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前有一座三开间的大牌楼,北京卧佛寺大门前也有一座琉璃牌楼,它们都成为标志性建筑,除了建筑群体门前设立牌楼之外,在有些城市的交通要道上也设牌楼。明、清时期北京作为都城,在东、西长安街,在东城、西城中心十字路口上都建有木牌楼,以作重要街区的标志。 牌楼的另一功能是纪念和表彰一件事或人物。某人在朝廷当了官,立了功;某人在家乡乐善好施,为百姓做了好事;某位女性年前丧夫,在家抚幼养老,恪尽孝道,恪守贞节……都会在发生事件的当地和当事人的故里竖立功名牌楼、官宦名门牌楼、孝子牌楼、贞节牌楼、仁义慈善牌楼、百岁寿庆牌楼、历史纪念牌楼,以资纪念和表彰,对百姓起教化作用。 牌楼原为木制,采用木构架结构,但是木牌楼经不住日晒雨淋,不能保持长久,于是石制牌楼逐渐代替了木牌楼,如今各地留存下来的多数为石牌楼。

176.jpg

无论是标志性牌楼,还是纪念性牌楼,由于它们所在位置很显要,所以都十分注意其本身的造型。木牌楼像木结构房屋一样,都有顶、身、座三部分牌楼体量的大小与房屋一样,决定于横向的面宽有多少开间和开间的宽窄,所以牌楼也有单开间、三开间、五开间和开间大小的区别。但与房屋不同的是牌楼上的屋顶可多可少。单开间的牌楼顶上可以用一个屋顶,也可用双重顶或三重屋顶。一座四柱三开间的牌楼顶上可以有三座顶,也可以有四座、无座,甚至七座顶。因此对一座牌楼的造型而言,其体量的大小除开间多少及其宽窄之外,还要看牌楼顶上有几个屋顶,同样为三开间的牌楼,五座屋顶的比三座顶大,七座顶的造型更大也更宏伟。 牌楼身为由柱子组成的开间,多数作为标志和纪念性的牌楼柱间不设门扇,可以自由通行,只有当牌楼处于建筑群体院墙上的才在柱间安设门框、门扇,这样的牌楼就成为一座牌楼大门了。 牌楼的柱子立在地面上,用夹杆石将立柱固定。如果牌楼屋顶多而大,重心不稳,则在每根立柱上都加两根戗柱一前一后支撑立柱,从而增加了牌楼的稳定性。

300.jpg

先看牌楼顶的装饰。牌楼顶和房屋一样,有四面坡的庑殿顶、歇山、悬山、硬山多种形式。顶上有屋脊,正脊两端有正吻,戗脊头上有走兽,只是这些装饰全部都用石料雕琢而成。有意思的是,石牌楼也像南、北方建筑的屋顶具有不同的风格一样,南方石牌楼屋顶的四个角也翘起很高,而北方的屋顶四角比较平缓。 再看梁枋和立柱上的装饰。木牌楼上这两部分都习惯用彩画装饰,在石楼牌上当然用石雕代替了彩画,有的在梁枋上完全按彩画的样式刻出相同的纹饰,一根梁枋上有枋心、箍头、藻头三部分,分别雕刻出龙纹、旋子、植物枝叶等内容。但多数石牌楼还是发挥了是材料的优势,用更丰富的石雕在梁枋和柱子上进行装饰。在西递村石牌楼的梁枋上可以看到双狮耍绣球、麒麟、鹤、鹿等瑞兽和植物、牌楼等装饰,为了凸显它们的形象,多用高浮雕技法。固定立柱的夹杆石狮牌楼很重要的部分,木牌楼、石牌楼夹杆石都由石料制作,由于它位于立柱下部,立于地面之上,离行人视点最近,所以夹杆石上多有雕刻装饰。夹杆石有两种形式,一是用石料包围住石柱,形成一个方整的石座,石座的四个垂直的面上都可以用雕饰。

302.jpg

另一种形式是在柱子的前后两面用抱鼓石夹持,抱鼓石的大小视牌楼石柱子的高低而定,在有的抱鼓石上还加有石狮子,狮子或蹲坐,或头在下,狮身倒立紧贴在柱子上。 综观各地石牌楼,尤其是纪念性石牌楼上的石雕装饰,常见的除了狮子外,还有麒麟、仙鹤、鹿等瑞兽,并且用万字、回纹、绶带、卷草、席纹作底纹。古代用凶猛的狮子、老虎、豹代表武功,把麒麟、鹿、鹤称作仁兽,代表文才,所以在纪念性的牌楼上多用这些动物为题材表现文才武功,显示出主人的亦智亦勇,以炫耀门第。

186.jpg

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