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雕文化柱各具艺术特色和雕刻特长

2020-05-16
天键石业

  石雕文化柱各具艺术特色和雕刻特长。中华文化,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,同是也孕育了光彩夺目的石雕文化,包括石雕文化柱。在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勤劳质朴的工匠们的雕刻下,积累了一大批地域性极强的雕刻工艺。而这也极大的保存了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廷续,为石雕工艺的不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文化柱25详情页01.jpg

  惠安位于福建东南沿海,惠安石雕早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。主要应用于寺庙的建筑设计、雕刻安装,寺内外塔、亭、柱、栏等的建造雕刻,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。惠安石雕,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之一,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,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,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统,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,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,具有强烈的民族性。

文化柱24详情页04.jpg

   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,惠安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。建国后,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、日臻完善,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物、著名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等,都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。上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,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,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、南京雨花台纪念馆、湄洲岛妈祖雕像、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。

文化柱24详情页03.jpg

  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2000年第一届雕刻艺术节在惠安举办后,惠安石雕注入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新观念、新标准、新创意、新视点。惠安石雕成长壮大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。仅2003年,全县雕刻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,出口创汇50亿元,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“中国雕艺之乡”的称号


  2006年5月20日,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写下您的评论吧